•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精美散文 > 正文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学习心得体会合辑

    时间:2020-09-1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讲“六进”活动方案

    为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取得实效,现就组织开展以“齐读第三卷共筑同心圆”为主题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讲“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网络)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学习交流。各党委(党组)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纳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开展基层宣讲。各单位要按照“事例鲜活、数据扎实、语言浅显”的原则,让事实说话、用案例印证,面向农村群众、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学校师生、医护人员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走入群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单位要精心发掘宣讲典型和亮点,积极报送主题明确、场景生动的宣讲现场照片。

    以上2项活动进展情况于9月25日前将活动现场照片、媒体报道和网络宣传的截图、单位盖章的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纸质版(附件2)分别报送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

    三、举办网络微视频比赛。为扩大学习宣讲覆盖面,强化宣传教育效果,县委宣传部结合有关单位组织开展“齐读第三卷共筑同心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讲网络微视频大赛,各单位要在广泛开展基层宣讲的基础上,选拔出优秀宣讲稿件并拍摄、报送宣讲视频。大赛组织部门初选后,统一在“××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网络投票,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并向市委宣传部、“学习强国”××省学习平台推荐参加专题活动。宣讲稿件1000字左右,视频时长2-4分钟,分辨率一般不低于1080p,数据量一般不超600m。

    四、广泛报道学习活动。县广播电视台要积极报道各部门各单位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好经验好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对干部群众学习活动进行新闻报道,拍摄制作2-3期专题片,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舆论氛围、社会氛围。各单位要主动联系广播电视台,积极配合采访报道活动。

    五、认真组织研究研讨。要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结合县域发展实际确定一批研究选题,组织邀请各级专家学者、县内理论骨干进行深入研究,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增进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适时组织召开系列理论研讨会、成果交流会,深入解读内涵、精准把握外延,交流研究成果,不断深化认识。

    六、加强“六进”活动组织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安排,使“六进”活动在全县形成声势、形成热潮、取得实效,让党员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各镇和街道办、县直机关工委、县教育局、县工信局、县委组织部分别统筹协调农村和社区、县直机关、各学校、县内有关企业、县“两新”组织开展好学习宣讲工作。各单位可结合各自实际组建“六进”宣讲队,开展“六进”宣讲工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个专题心得体会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个专题“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一文中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万众一心、风雨无阻。

    这样诠释“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居“众星捧月”之要位,负“四梁八柱”之重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的领导。因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民族才能复兴。

    这样诠释“共产党领导”的协调性——使“车马炮”各展其长,让“一盘棋”大局分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今年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投身一线,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迅速形成了战“疫”合力。经过努力,疫情态势迅速被扭转,这就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协调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在防汛救灾的战场上也是如此,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突发情况得到处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维护。“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团体,才会发挥最大的价值,中华民族才会发挥最大“合力”。这样诠释“共产党领导”的成绩——使民族富强于“华夏大地”,使国家傲立于“世界之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回顾历史,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不断在探索中前进的民族。我们经历过“贞观之治”的盛世唐朝,也目睹过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晚清民国时代。当我们的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中国共产党带着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理论,为中华民族指明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辟了走向胜利的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它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回顾建党以来9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努力的90多年。90多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以及中国现有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可靠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三个专题心得体会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章第三个专题《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刊载的是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此文共13278字,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由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实践启示和理论价值等。全文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引人深思、振奋人心。

    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掀起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浪潮。42年前,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把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打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鼓励全国人民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和世界各国加强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中国几代领导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抢抓历史变革的发展机遇,有力地推动中国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是我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蕴含了我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我国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后来的大胆试,勇敢改,艰苦干,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不断将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将改革的领域越开越远。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等多项成就。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之治”。改革开放的帆船将中国人民驶向幸福的港湾,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前所未有。

    认真总结汲取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全力推动党的伟业再创新辉煌。42年的改革开放,42年的沧海桑田,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取得辉煌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决不能停歇,要从改革开放中汲取宝贵经验,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扩大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行得更稳更远。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章心得体会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章《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导向”,分别是“开放导向”“发展导向”“包容导向”“创新导向”和“规则导向”,“五个导向”是我国以实践范本为国际社会提供的有效经济治理思路,渗透着世界经济共同体意识,体现了风雨同担的力量和合作共赢的精神。

    全球治理体系显然是当今时代的大课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里的“大”,“大”在变革难度,“大”在风险挑战,也“大”在发展机遇,也正因为这样的兼容性,全球经济治理思路的形成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亚太经合组织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发展视角共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共享中“同舟共济”,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以立己达人的开阔胸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既为自身发展固根本、谋长远,也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五个导向”的提出紧抓时代发展大势,为世界经济找准了发展方位。面对共同的前行目标,要始终奋楫在“同一条船”上,聚划桨之力、合弄潮之势、蓄破浪之能,冲破“一排浪”就有一层“新突破”,战胜“一场风雨”就有一层“新境界”,在携手同心中推动世界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以“五个导向”架好“团结线”,凝聚团结奋斗的丰沛力量,涵养携手发展的胸怀智慧。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风云变幻,要想飞渡乱云、潮打不翻,就要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以奋楫驾船的齐力同心与砥砺奋进,在同心同力同向中共同解决经济发展难题。从发展大局来看,“团结线”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线”,是迈步高速增长的凝聚力,是迎向壮阔辉煌的推动力。要有“千子环抱,并能同一”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共担历史使命中激发责任感,在共享时代荣光中加深手足情,相互尊重、相互依靠,聚合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凝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精神力量,形成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发展局面。世界各国共绘全球合作“同心圆”,画出的“发展轨迹”顺应的是经济规律和历史潮流,通向的是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以“五个导向”行稳“幸福路”,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坚定强基惠民的决心毅力。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是增进人民福祉。人民至上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全球各国的执政理念与历史担当。在强基惠民的建设中,要有站在屋脊的“大视角”,也要有立足平地的“全视角”,既要着眼经济建设,也要着力生态保护,既要有宏伟蓝图的伟大构想,也要有精描深绘的细腻工笔。经济发展是摆在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人民至上”则是永恒主题,是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为人民谋福祉的方向不能变,决心和毅力也不能丢。要以对人民的深情大爱标注行进方向,昂首鼓足精气神,在奋发图强中踏浪乘风远航;俯身捧出为民心,在埋头苦干中收获累累硕果,让为民谋幸福的初心成为冲破浪潮的“飞舟”。

    以“五个导向”拉大“开放门”,融入历史机遇的开放浪潮,激发昂首阔步的豪迈气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放开手脚谋发展,把“开放之门”越拉越大,迎来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从高铁动车的全线运行到各地立体交通网的形成,从文化优势的充分彰显到边境贸易的往来互通,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到重大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政策环境的千波浪和历史机遇的万顷潮。自“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提出七年来,中国敞开的胸怀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发展和创新,也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增添亮色与动力,注入信心与活力。开放带来奔腾而至的精彩,发展领航百舸争流的未来。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当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继续昂首阔步于开放发展浪潮中,一路乘风破浪、奔涌向前,积聚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获得更为广阔的机遇空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全球治理要走实团结之步、走稳民生之路、走出开放之势,以扎实的脚步、长远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做文章”,以“五个导向”为基本遵循,善谋长远之策、行稳固本之举,凝心聚力谱写世界经济发展新篇章。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个专题心得体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个专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后,经过反复思考,恰似领悟到了其中的“脱贫良方”。

    解决突出问题,“一马当先”决战脱贫到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依旧是我们现阶段脱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只是满足了文件上的脱贫要求,并没有解决我们贫困户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有的贫困户是参加了医疗保险制度,满足了脱贫的基本医疗要求,但其家里负担重,在医保报销后还是难以支持医疗费用,无法就医;有的贫困户吃饭问题解决了,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但吃住质量差。因此,要继续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将脱贫进行到底,切实带领贫困户脱贫。

    改进检验方式,“一心为民”推进脱贫减负。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给基层干部减负松绑,把他们从文山会海中充分解放出来,把他们从督查检查中抽离出来,给足时间、留足精力,让他们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了解实情、号准脉搏,精准掌握群众的所急、所难、所盼,确保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克服返贫难题,“一以贯之”巩固脱贫成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有的地方虽然已经脱贫,但仍然存在扶贫工作不稳定、贫困户发展能力受限、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返贫风险加剧。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入攻克返贫难题,关注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引导群众破除依赖、“等靠要”等不愿脱贫的心理,最大限度把群众宣传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充分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增强“造血”功能,确保真脱贫不返贫。脱贫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愿各位扶贫干部用好“脱贫良方”,早日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学习第三卷第四专题心得体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1)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一文中提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诚然,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结底在于依靠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一心为民的“人民银行”,通过存入“方法”“知识”“善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存入方法,置换工作经验,做心系群众的好干部。对于初入基层的“职场小白”来说,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导致在处理群众问题时方法不当、效率不高。说话做事态度太过直白,不懂权衡利弊、顾全大局,导致工作进展不顺、推动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听百家言,闻百家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多听、多走、多看、多思,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凡事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置顶,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积累处理干群关系的方法和经验,厚实人生阅历。

    存入知识,置换政治涵养,做信念坚定的好干部。存知识便是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长期学习的意识,坚持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切不可认为理论是并无大用的“花架子”。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可以涵养党员的政治定力、筑牢党员干部的信念根基,帮助党员及时清除思想顽疾,校准思想偏差,避免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做一名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忠诚担当的共产党员。

    存入善心,置换理解包容,做善解人意的好干部。所谓存善心就是要和群众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观察群众的生活百态,及时准确掌握群众的生活状况,对待群众问题不能摆出一副不置可否、模棱两可的态度。要有强烈的同情心、同理心,要懂得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仅要对群众进行物质方面关心,还要及时给予群众一定的人文关怀。要在情为民所系中为民办事,在权为民所用中为民排忧,在利为民所谋中为民解难,用包容与理解、实干与担当置换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归属感、认同感,为有效推进基层各项工作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人民银行”当为人民,党员干部要有效利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服务的机会,及时存储工作经验、坚定理想信念和厚实群众基础,在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实干中淬炼担当品质,做心系群众、信念坚定、善解人意的人民好公仆。学习第三卷第四专题心得体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2)

    近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收获很大。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把初心守得更牢、把使命担得更实,我们的党才能长久不衰,我们的事业在挑战面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守得更牢、担得更实?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只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才能把初心守得更牢、把使命担得更实。

    二要始终以新思想武装头脑。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原原本本研读、用心用情领悟,不断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三要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只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百姓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真正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四要始终敢于担当负责。实干兴邦,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而要担好使命,就必须敢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就必须用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就必须保持斗争精神,勇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只有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五要始终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是统揽“四个伟大”的根本保证。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就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所以,我们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敬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心得体会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一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殷殷嘱托、切切关怀,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理想坚定、本领过硬、奋斗不止,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伟大时代。

    坚定理想信念,校准人生方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有梦、勇于尝试,用梦想信念注解人生坐标,用时代要求对标人生航向,用历史强音对标青春脉动,激扬斗志,挥洒青春汗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以梦想为灯塔,以信念为支撑,终将会实现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加强学习探索,练就过硬本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要珍惜大好时光,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为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打牢根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紧跟时代潮流,拓宽学习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开阔胸襟视野,既读好有字之书,又念好无字之书,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加强锤炼、提升才干,不断提高与时代相适应的能力素质。要勇于投身到社会鲜活的实践中,学用结合,积极探索,在学习中升华、在实践中创造,努力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崇尚奋斗实干,创造人生价值。“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没有奋斗、没有实干,梦想就是空想。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奋斗也就选择了远方。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以“到中流击水”的锐气,主动融入改革发展浪潮,努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聪明才智。要始终保持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和创造活力,撸起袖子、沉下身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在推动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流。”勇做新时代的追梦者、奋进者、奉献者,在新时代,我们的青春该绽放,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芳华当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一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理想坚定、本领过硬、奋斗不止,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伟大时代。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保护历史才会留住根脉,重温历史才会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碑意义。百年前,旧中国风雨飘摇、政局动荡,面对水深火热,不惧内忧外患,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口号启蒙着人们的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唤起了民族的觉醒,由千千万万爱国青年发起的五四运动如同一声惊雷,势如奔腾,汇聚成改变近代中国的强大力量,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百年后,同样朝气蓬勃的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路上。青年运动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关联,始终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五四青年敢为风气之先、勇毅笃行,铸就了宝贵的五四精神。当年,那些让“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响彻云霄的青年,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扛起爱国之心和奋发之志的举动,成为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抉择。从被置于列强屠刀之下的凄惨命运,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从身为一战战胜国却要蒙受巨大民族屈辱,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全球共鸣;从自身都无法把握住胶东半岛的利益,到“一带一路”建设惠及周边沿线国家……从五四运动开始,无数青年才俊、仁人志士,最终汇聚成滚滚洪流推动这个国家奋勇前行。习主席说,“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当代青年聆听感受着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风雨如晦早已经成为历史烟云,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步伐坚定,铿锵前行,以奋斗共圆中国梦。

    青春激扬的理想和付诸现实的行动,是对五四百年最好的纪念。时代,总会让优秀青年走向最前方。要想大踏步赶上时代,勇立潮头,奋斗是唯一的路径。从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7岁、长征红军将士平均年龄22岁,到现在中国航天团队平均年龄30出头……;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国防航空发动机涂层材料与技术的冯晶、在《自然》正刊上发表论文的90后高校副院长刘明侦、用输入法取得中国信息化重大突破的王小川、到跑出亚洲第一速度的苏炳添……无数的优秀青年,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绽放出自己灿烂的光芒,唱响激扬奋斗的青春之歌。

    弘扬五四精神,激扬奋斗青春。优秀的青年,更多的是用奋斗这个最为朴素的方法论让家国情怀落地。当代中国青年始终勇立潮头,以青春之我,谱青春之歌,共圆中国梦。传承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五月的花海,让历史记忆焕发新生,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昂扬奋进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六专题心得体会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六专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只有3篇文章共9页,全篇围绕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就、机遇和挑战,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深入交流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反复研读第十六专题文章,就会强烈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大国外交的自豪感。

    提升综合国力,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已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始终沿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大力提升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对外经济合作,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了科学判断和战略定位。我们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展现大国担当,我国建交国数量越来越大。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当今的中国,正致力于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关系新路,处处展现着大国担当。我们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发挥产能优势,已经或正在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发挥技术优势,向30个国家派出32支医疗专家组;发挥制度优势,安排280余架次航班接回5.8万多名滞留海外的同胞,协助救治海外中国公民5600余人。我们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蹄疾步稳,中非友好合作换挡提速,中拉政治互信不断夯实。我们的国际认同度不断提升,建交国数量已上升至180个。

    彰显大国自信,我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个坚持”科学回答了中国外交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追求什么目标的问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要义,彰显着在外交方面的大国自信。在外交实践中,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讲求斗争艺术,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有力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我们突出文化自信,在外交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尊重,增进了合作,使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篇围绕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就、机遇和挑战,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深入交流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进入了新时代。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坚持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的基本估计,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并且明确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正是基于这些判断和估计,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即“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决心,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特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更是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并强调中国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可以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优良品格与人类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诉求,兼顾中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努力参与全球化,谋求共同发展并引导全球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中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全球伙伴关系,一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方向。大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体系中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注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在中国大国外交中占有特殊地位。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事关两国自身利益,也牵动整个国际关系。其次,要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俄关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双方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共同推动区域安全合作、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能。中俄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多种形式的友好联系与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关系的大局和时代发展潮流,也是维护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再次,要坚持共同打造中欧四大伙伴关系。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国家联合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影响。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中欧关系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点方向之一。中欧双方应继续推动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在凝聚双方共识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同时,周边外交以及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地位也十分突出。中国是周边环境复杂的大国,处理好同周边国家关系对中国的繁荣发展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团结依靠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优势。在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是重要抓手,是搭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开辟人类社会走向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之路。四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速推进,已经大大提升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水平。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多次谈到“一带一路”,他表示,中国将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当前,随着“一带一路”被庄严地载入党章,这艘史无前例的合作共赢之船,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破浪远航。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肩负新使命。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将更有能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能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且能带动各国共同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新的路径。这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具新时代特征的使命。

    我作为外语院校工作人员,又是一名党员干部,也应该考虑如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做出贡献?为国家培养高端外语、外交人才而努力!做好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学习督导专业知识,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把好关,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习近平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我们毎一位都是其中的一员,为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治国 第三卷 学习心得体会 专题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