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书笔记 > 正文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时间:2019-06-2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大自然的语言》作为一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并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用词介绍物候学知识,被编进中学语文教材已有多年。师生们与教材编写者一样对她钟爱有加,特别是展现在我们心中那几幅四季风光的美丽画卷,不由得把它与《春》、《济南的冬天》一并当作优美的审美阅读范本。与此同时,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较之严肃,古板着面孔的说明文确有其难舍的情结。

    老教材注明作者竺可桢,新教材则未作署名,只在注释中说明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人教版教材初中第二册57页)说明编写者的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比较原文与改文后,发现改文更简洁、生动,许多地方提法科学多了。但仍觉得美中不足。如果用“科学性”、“准确性”来要求本文语言(本该如此),会生出许多疑虑。

    本文拟从语言理解、美学、修辞学、逻辑学角度对几处语言略作粗浅点评。浅愚之见,不足为文,但欲求教同仁,并搪塞自己的吹毛求疵与不恭失敬。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第1段)(按:下划线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首先说“孕育”一词。注释中释义为“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这个释义是准确的,但细加推敲,“夏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似乎不妥,也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孕”和“育”包括植物果实生长发育的两个阶段。雄花花蕊的花粉传到雌花花蕊的柱头上谓之“孕”,在春季完成。而后授粉的雌花花蕊开始了“育”的过程,直到成熟。即是说,从授粉到果熟蒂落都是植物孕育(酝酿)新事物(果实)的时期。不过因天气、季节原因,夏季是孕育果实的关键时期而已。如果在“时期”前加上“重要”或“关键”的限制词,就消除了疑义,更加准确,其外延指向就明确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另外,

    “布谷鸟也来了”在朗读效果上易与上句“燕子翩然归来”照应,因为上句说“归来”,下句紧接着“也来了”,就自然关联,学生往往将“布谷鸟也来了”归入春景,造成后句“于是转入夏季”孤立无援,且不成为完整的主谓句。问题就出在“布谷鸟也来了”后面的句号上。若此改作逗号,使“布谷鸟”与“夏季”自然密合,两个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哀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第1段)

    在《教师用书》“课文分析集锦”里关于这几句话的解读就出现了两种矛盾的说法:一、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刘镇江《〈大自然的语言〉讲解》)二、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王祚庆《〈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漫谈》)

    何以“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一说为秋景,一说为冬景呢?问题就出在课文语言上。刘老师抓住了“准备迎接”,将要来临而未来临需“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还未来临,那么昆虫的销声匿迹,大地的白草枯折自然是深秋之景了;而王老师的理解则侧重标点,(对“销声匿迹”后的句号比较看重)也在意一个“寒”字,“寒冬”即隆冬──冬天最冷的时候,与初冬区别开来,那么“销声匿迹”、“衰草连天”则是初冬景象无疑了。这两种理解仿佛都无大碍,设若就此段四季之景设一考题考查学生,可就无所适从了。

    背地里揣测改写者本意可能与王老师不谋而合。但为了避免歧解,将此片段作一小小的改动:“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的寒冬景象。”窃以为比较合理。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第2段)

    该句在文中承上启下,教材选编者也相当器重此句。“预习提示”首句就引用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两个短语。《教师用书》“课文说明”也两次引用它证实课文语言“典雅而富有概括性”、“雅致、文气扑面”。(第78-79页)类似工整而上口的短语组合还不少,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衰草连天──风雪载途”“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桃花开──燕子来”……

    诗化的语言之所以美,音韵、节奏使然。以上成对的短语读来韵味十足,确实“文气扑面”。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对联(对仗)堪称人类语言的一枝奇葩。汉代刘向有言:“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语法与修辞》规范修辞与艺术修辞中也都有相关规定。近年来,中(高)考都多次碰触此类考题。

    为省去冗繁的阐释,我们将原句中“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抠去,而拟出几个待选项并讨论标准答案的定位就会猛然发现该句有一纰漏。且看待选项:

    A、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B、候鸟来去

    草木枯荣

    C、草木荣枯

    候鸟来去

    D、草木枯荣

    候鸟去来

    通过比较、筛选,我们发现,C项最佳:“草木”对“候鸟”,“荣”对“来”,“枯”对“去”,符合自然规律。那么D项,先“枯”后“荣”,先“去”后“来”与上段由春到冬的四季更替就有所龃龉了。A项中“荣”对“去”,“枯”对“来”则显然失妥。

    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第2段)

    这一句群中,拟人手法的运用(“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自“课文说明”)但多遍品读,仍觉得差强人意:

    1、“杏花开了”、“桃花开了”略显单调重复,给人信息量少。你读吧:“开了”、“开了”,“开”得寡淡无味,司空见惯,没有质感,缺乏鲜活的色彩。再则,学生对杏桃的了解恐难保准深透,不是说他们“四体不勤,菽麦不分”,对农事百无一知,恐怕“两耳未听窗外雨,一心只攻中考题”的现象不在少数。如果将两个“开”字换为“白”、“红”,既不累赘,又增加信息量,顿感跃动起鲜艳的花朵,并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何乐而不改呢?

    2、“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开始唱歌”是作者所列举的三种自然现象,借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与农事的关系。本应形成排比句,它们意义相关,但语气却不一致,读不出句式匀称,节奏感强,热烈奔放的感受来,如若对它们动以小小的“手术”:将“开始”去掉,在“唱歌”后着一“了”字,“布谷鸟”前的句号换作分号试试看!这样一来,“白了”、“红了”、“唱歌了”音韵和谐呼应,有一气呵成之妙。

    说到将“布谷鸟”前的句号换作分号,《教师用书》第80页“关于练习”有一段说明:“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两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看来还得多说几句,照此说,我们常将人物、动物、植物并说一句的说法也不对,因为动物、植物属通常意义上的生物类。实际上,在《语法与修辞》中是找不到此种规定的。吴伯箫《歌声》中的句子“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还被当作排比范句(见杨月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第295页),虽然杏花白,桃花红,布谷鸟唱歌前两种属春季物候,后一种属夏季物候,但它们都是一年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物候更替,为什么一定要用季节去衡量呢?至于句型,上段已作阐释。

    3、对句中的“它”也颇有微词。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运用赏读中已赋予它丰富的感情色彩。诸如古汉语里的“尔”、“汝”、“子”、“君”、“卿”,见字已见情。现代汉语里的“她”、“他”、“它”,视觉感受上的效果早已深入人心:拟人的“她”给我们的印象通常是圣洁美丽的少女或温柔善良的母亲,给人温馨、轻柔的美学感受;拟人的“他”则显得坚毅刚强,常与雄伟的长城、壮阔的高原、莽原的奔马,甚至矛盾笔下的柏杨联系起来,总之是力量型男子汉气魄的化身;而坐实使用的“它”则透出客观、冷漠的淡而无味的心理观照。

    《大自然的语言》本身采用了散文化的抒情笔调,拟人手法屡见不鲜,“布谷鸟开始唱歌”已引导读者向一位能歌善舞、轻盈婉转的歌手形象思想,而紧跟一个“它”字,语意上显得不够连贯,整句色彩也极不协调──自然是“她”比“它”好。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第3段)

    阅读此句,自然而然引出的话题是:“我国近(现)代劳动人民称它为什么呢?”下文中找不到回应,且此句有“言未尽”之嫌。事实上是自古以来都称它为物候。改为“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劳动人民自古称它为物候。”不但完整独立,而且后文有所依托,因为“自古”则会有“至今”之意作貂续。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第3段)

    中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成语。“农谚”一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远离农事的学子。从文中对“农谚”的注释也反映教材编写者深知这一点。若我们在此句中融进一两句熟知的谚语,“牵一发”而不是“指一发”,非但达到“动全身”(调动学生农谚积累)的效果,还可省去看似必要而实则无益的注释。我们不是正在尽力减少课文注释吗?恐怕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比如改作:“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要下种’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就不用将大量鲜活上口的谚语孤零零地列在“有关资料”里,仅供老师阅读,而成为学生认识物候,了解物候学的感性资料呈现了。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第7段)

    前面已提到过,说明文语言当以科学、准确为己任,或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求它也不为过。纬度确实是影响物候的重要因素,但稍有地理学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只能“放之北半球”,这句话实质是犯了“以相对为绝对”的逻辑错误。把一定条件下相对真实的判断当作无条件的绝对真实的判断作为结论使用了。文中无任何一个地方限定本文说明的是北半球或中国物候,相反,竺可桢原文第1段最末一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在改文中被改为“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我们感佩于改文者严谨的态度,并有意让读者“放眼世界”,而在此出现如此疏忽确有误导学生之实。

    这个错误,自竺可桢到改文者到教材编辑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灌输到学生心中,其负面效应可谓严重。可以推测要么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要么被学生嗤之以鼻。有损教材威望啊!

    其实改动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在教学中就苍白地为作者身居北纬20°──50°之间作辩护后,让学生改为“首先是纬度,纬度越高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8段)

    照此判断,经度的递变会导致物候呈线性变化。(不管是抛物线或斜线)然而翻遍所有的地理学资料也不会找到与此不谋而合的判断。从来就只有经度影响时差之说,而无经度影响物候之说。利用普通逻辑中寻求因果联系之求同求异法就很容易推翻这句话。

    虽然中心句错了,但支撑句中对“近海”、“远海”影响物候阐述并无错误,将海陆分布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说得极明白。

    点评至此,仿佛《大自然的语言》千疮百孔。本意并不如是,只是觉得瑕不掩玉未如白璧无瑕好。有道是:“如果你爱她,你就严格要求她。”

    推荐访问:语言 大自然 点评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