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观后感 > 正文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草船借箭缩写

    时间:2019-02-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生:孙权。

    师:西蜀呢?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因,我认为是周瑜妒忌诸葛亮,让诸葛亮在短期内造箭。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align=baseline alt= border=0 hspace=0 src=/uploadfile/2011/1014/20111014054230481.jpg />

    评析:

    这一课例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本教例主要采用的是“师生谈话法”。在谈话中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一、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必要的有关知识。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统治者、课文中人物的所属和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这一教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由此又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了教师教学思路相当清晰。

    三、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要简练,要学会概括,要有逻辑性。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草船借箭》的课堂终结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黑板上出现这样一幅

    教师又请同学们综合课文内容,结合板书,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要求高度概括为三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概括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又要求把这三点再归纳为两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知人”、“知天”。但教师仍然追问:还能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实,结合板书中提炼出来的内容,看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在于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和估计,完全同后来的事实相一致。(他识破了周瑜设计陷害自已,但为了顾全大局,并不说穿,而是将计就计;他知道鲁肃性格忠厚,又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共抗曹兵,就完全信赖,请他帮忙,求他保密,鲁肃果然帮了忙,保了密;他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心性多疑,就敢于率领草船,轻兵逼寨,曹操果然只放箭,不出兵;他预测三天后必有大雾,三天后果然大雾弥漫,成了他用兵的屏障)由此,学生归结出这条道理是: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

    接着教师又假设了一种具体情境,设问: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要求学生用刚才得出的那条道理去分析。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二阶段。

    评析:

    用这样的讨论来终结这篇课文的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凭借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

    二、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三、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条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

    四、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三、《捞铁牛》段的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二、三两段(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捞牛的过程)。

    训练目的

    一、指导学生认识段内结构,给段落划分层次。

    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训练步骤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课文一共写了几句话,各讲什么?

    2.把每句话的意思概括为一个词语。

    (最后概括为:摸清位置、备船装沙、并船搭架、拴牢铁牛)

    3.让学生按照上述四个“小标题”复述捞牛的准备工作的程序。要求不要套用课本原句,要用自己的话,要有创造和发挥。

    4.提问讨论

    ①为什么要把船上装满沙子,装满沙子后船会出现什么现象?

    ②为什么要用两只船,还要把两只船拴在一起?

    5.总结第二段学习过程和方法。

    读课文,分出工作步骤一概括各步工作~复述~思考关键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第4、5、6自然段)

    1.默读本段三个自然段,思考: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4.船把铁牛拔出淤泥。5.船把铁牛拖回到岸边。6.捞起全部铁牛。)

    2.提问:这三个自然段中有没有能合并成一层意思的?(第4、5自然段可以合并为:捞起一只铁牛的过程。)

    3.把4、5两个自然段交给学生自学,要求他们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先默读,再分出捞牛的工作步骤,然后用一个词语对各步工作进行概括,最后就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之点进行思考。(学生最后概括为:铲沙入河、绷紧绳子、拔牛出泥、拖回岸边)

    4.启发学生按自己的思考,就捞铁牛工作中的关键之点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

    (学生提的问题大致有:①为什么要把沙子再铲回到河里去?②课文说“靠着水把船向上托的浮力,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怎么理解靠浮力向上拔”?③只把牛拖到岸边,还得搬到岸上来呢?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牛搬到岸上?)

    5.指名学生按步骤、有发挥地复述打捞铁牛的经过。

    6.指名学生根据第6自然段,说一说其余铁牛是怎样打捞起来的?

    (叙述此问题应注意省略掉备船、并船搭架两个步骤。)

    评析:

    这一教例使用了常见的段的训练方法:

    一、引导学生认识叙述顺序,分析段落内部结构。本课二、三段一写准备,一写捞牛,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没有多少描绘,只是一步一步,条理分明地叙述说明,很便于训练学生认识段内层次。教师抓住课文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教法,教学思想清晰,目的明确。

    二、结构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多次让学生复述课文,特别是依据第6自然段复述其他几只牛的打捞过程,需要学生注意:课文上说“用同样的办法”是指同样利用水的浮力,但实际步骤与第4、5自然段叙述有别。这是一种“同中有异”的说话训练。教师要求复述要有创造和发挥,要用自己的话,增加了复述的难度和思维性。

    三、教师注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为今后给课文或段浇加小标题做了准备。第三段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己按上一段的方法阅读、分析课文;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抓住课文重点内容进行思考。

    推荐访问:草船借箭 教学案例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